我相信,与其走遍一座城,不如好好认识几个人。如此一来,当旅程结束时,故事才正要开始。 ──廖云章,《流浪西贡一百天》 每当说到出国旅游,或是出外游学学外语,我们的脑海里第一时间通常不会想到越南,这个离我们极近,又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国家。我们对越南一些既定的刻板印象,多半不脱这个热带国家曾受法国殖民也被越战折磨、有许多台商台干前往设厂打拼事业、有许多越南移工与外籍配偶在台湾生活、姓阮氏的女性很多、以及名闻世界的越式春捲及牛肉河粉,除此之外,我们对这国度的了解极为有限。 然而,在《流浪西贡一百天》这本少见的越南观察手记里,记者出身的作者云章带我们看见了这个国度相对陌生的华美风貌与五光十色的生命力。不论是动辄上万印尼盾的钱币使用,或是在外国人眼里像在玩命、在当地人眼中不过是「要有跨出第一步的勇气!」的过马路大冒险,都可以在刚翻开书的时候,就深深被云章笔下的西贡所迷住。 而长达两千公里的海岸线、丰腴的热带国度意味着市场里,到处都是活跳跳的鱼鲜虾蟹与色彩浓郁香气浓烈的蔬果香料,这些生猛有力、来自大海与阳光的恩赐,更让富足南国的气息跃然书中,读着云章的文字,好像也能闻到肥美的现烤蛤蛎中胡椒盐柠檬汁的香气,馋的让人口水直流。 对于西贡的美好,云章不遗余力的记录着,对于西贡阴暗的另一面也不刻意隐藏。但书中最迷人的部分,莫过于云章花了三个多月在越南蹲点、学语言、流浪一百多天来,在西贡认识的形形色色的友人,以及透过彼此互相交游所体会到的文化观察与人生故事。有语言学校里的小世界;有干练的房东太太;有在越南打拼台干人员的华丽与寂寞;有不同阶层在地住民的人生;也有梦想幻灭而从台湾逃回越南的外配。透过一个个细腻描写的人与故事,我们得以有机会一窥这个複杂又矛盾的国度,她的温暖与哀愁。 云章本是四方报的创办人之一。四方报是以服务在台湾之东南亚移民移工为职志而创立,对离乡背井的移民移工而言,能有专为他们发行的报纸,让他们在异国能看见熟悉的母语文字,得到来自家乡的消息,多少抚慰了思乡的寂寥。创办一年下来,报社收到越来越多来自越南读者的感谢信,儘管一个字都看不懂,都足以让云章等创社成员感动得要命。然而,云章也逐渐无法忍受「听起来浪漫,其实无奈的文盲办报」状态,她想读懂这些信,想知道读者的意见,不再需要转译,她想知道几十万越南移工魂牵梦萦的家乡是何模样,强烈的渴望,终于让她踏上西贡这座城市,开启她在越南的流浪之旅。 认识了一种语言,就是见识另一个异文化,透过语言,了解这个文化运作的逻辑、思考的方式,一点一滴打开视野,像在黑暗的密室里凿洞,耐心地敲,方法对了,时间到了,光,就进来了。 透过云章的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本单纯的旅游纪录,更是一本非常迷人、有着细腻文化观察的动人作品。
上一篇:流浪西贡一百天
下一篇:流浪非洲灰鹦鹉飞来警局迅速通知失主前来领回